• 古往今来,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无疑明是非,分黑白,而如今,为中华崛起而读书

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

小说文学 2年前 (2022-09-09)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
文章目录[隐藏]

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

书名: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

作者:蒋方舟

格式:EPUB/MOBI/AZW3

标签:文学

时间:2022-09-09

ISBN:9787521723397

 

内容简介

本书共收录四个故事。它们发生在遥远的宇宙和不明的时代,充满幻想色彩又和我们的世界若即若离。

名为“南十字星”的星球贯穿全书,它是星际漫游客,收藏宇宙间的各种奇观。

在《在海边放了一颗巨大的蛋》中,南十字星随手送出了“文明的礼物”。

《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 步》里,南十字星的命运与选择呼应了全球瘟疫下人类面对的困境和希望。

《在威尼斯重建时间》中,时间不再是从过去流向未来,而是回归它混沌的本质。

在《边境来了陌生人》中,南十字星化作一个符号和仪式,静静地倾听在一个偏僻堡垒中被讲述的真理与谎言,旁观历史如何自我重复。

当世界失序,人群惶恐,小说中的主角却孤独而平静,他们选择仰望星空,与南十字星分享只有他们才懂的秘密。

今天写作的从众,如同所有的写作者都有通往罗马的车票。本应遍存文学的异质,已经成了写作的罕见。《边境来了陌生人》,其所蕴含的熟悉中的陌生和无处不在的己见与异质,让人看到还有人离开写作的众道,不往繁华的罗马去,而是朝着自己选定的寒冷边境走过去。那老风老雪的冷,也许正是一种现代的灼热吧。

——阎连科(作家)

方舟的野心已不在文字之中,甚至不在文字之外,蛋的意象昭示着一种对现实的原型式重构,虚构与真实的二分法已然落幕,故事的尽头是神话,文明的尽头是失语者互相触碰,尝试用温度传递信号,以熵为诗,击鼓吟唱。

——陈楸帆(作家)

《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》是最近最令我感动的一篇小说。这篇异常精密,无论是语言上还是构想方面,感觉花了很多心思。结尾我读得非常难过,感到一种无力的苍茫。以及,这篇小说给我最大的触动是,我们对于当代这种若即若离的书写,实在是漫无目的,很难短兵相接,不如去往开阔的未来,或者寻求历史的缝隙。

这本书叙事的背后铺陈着一种幸存者之声,电波似的语调低沉稳固,长久传递。激烈的动荡过后,仍是序幕,剩余的经卷不足以祈祷,只好孤独地尝试去对话与构造,与那些陌生人、失忆者、异旅之客并肩。无数微弱的心灵之颤,在其中伺机而动,以此去摇撼未来命运的庞大骨架,使其松懈、溃散,乃至倒塌,只落一地未曾燃灭的火光。

——班宇(作家)

一般而言,文学并非杀死建筑,它只是孽生在建筑体内的“异形”,悄然生长的文学,会让它与建筑共生的现实感到窒息。方舟所抵达的威尼斯,是海中之海,岛中之岛,它兴许有一个首钢那样的入口,但不会有出口,就像回忆永远不会显形只会向后流淌。隐居在建筑中的故事,只能通过讷言的空间吐出的二三语感知其存在,因为华丽的外表毁乱了隐秘的行迹。她的故事的逻辑恰好是那样,不是从外部杀死了建筑而是在里面憋坏了它。使我想起《星际穿越》,想起在时间风暴里被撼动的那具主人公卧室中的书架,“这边”和“那边”拥有同一个结构,犹如建筑和文学寄身于共通的躯体和骨骼,但是对应着完全不同的心灵之维,那条朝着内部的河流仿佛流向世界意义的尽头。

—— 唐克扬(建筑师)

作者简介

蒋方舟,青年作家。

第七届人民文学奖散文奖得主

首届朱自清散文奖得主

“亚洲书店论坛”年度青年作家得主

《东京一年》入选日本《新闻周刊》评选的“了解世界的40本书”

出版作品:

《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》《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》

《东京一年》《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》

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下载地址已隐藏,输入验证码即可查看!(建议使用Chrome内核的浏览器)
请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,回复“验证码”,获取验证码。在微信里搜索“李畅随笔”或者“lichangsuibi”或者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都可以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。【验证码不定期更换】

微信打赏
喜欢 (0)
[微信扫码打赏]
分享 (0)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